人工智能治理指南解读(人工智能 治理)
原标题:人工智能治理指南解读(人工智能 治理)
导读:
人工智能测试数据集构建指南丨如何构建高质量的AI测试数据集?_百度...1、构建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测试数据集,首先需要明确人工智能测试数据集的概念。测试数据集是用于评估和验证人...
人工智能测试数据集构建指南丨如何构建高质量的AI测试数据集?_百度...
1、构建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测试数据集,首先需要明确人工智能测试数据集的概念。测试数据集是用于评估和验证人工智能系统性能的一组数据样本集合,包含各种类型的输入数据及其对应的正确输出或标签。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构建高质量测试数据集的关键步骤以及评价标准,以确保数据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图像识别任务中常见的AI测试数据集:MNIST手写数据集:发布主体: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数据集简介:由250个人的手写数字组成,包括28×28像素的灰度图像,共10个标注类别。应用:广泛用于入门级图像识别任务的训练和测试。ImageNet数据集:发布主体:斯坦福大学李飞飞教授团队。
3、MNIST手写数据集 - 发布主体: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于1998年发布 - 数据集简介:MNIST数据集是由250个人的手写数字组成,其中50%来自高中学生,50%是人口普查局工作人员。数据集包括28×28像素的灰度图像,共10个标注类别。- 数据集应用:广泛用于入门级图像识别任务的训练和测试。
4、一站式智能化数据集生产流水线:中国联通构建了一站式智能化数据集生产流水线,发布了共享数据集目录,提供了大规模、多模态、高质量、强安全的数据集保障。行业洞察与数据合作:中国联通借助18个行业军团深度融入行业一线,充分洞察行业AI应用需求,深化垂直领域专业数据合作。
5、电脑配置与硬件 CPU:CPU主要用于数据预处理,因此应选择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计算的型号。考虑与GPU和数据量的匹配,确保CPU性能能够满足AI任务的需求。GPU:GPU是AI计算的核心,拥有更多计算单元ALU,适合简单重复计算且能大量并发执行。
6、系统测试阶段涵盖业务流程、模块间数据流动和真实用户场景的测试。性能测试关注负载、压力和并发情况,可靠性测试则关注鲁棒性、可用性、容错性和易恢复性。A/B测试用于比较不同模型的效果。测试结果分析深入挖掘AI系统各类测试的质量特性。
24张架构图讲透数据治理核心内容
1、张架构图讲透数据治理核心内容(精简版)数据治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和层面。以下是通过24张架构图中的核心内容,精简地阐述数据治理的框架和关键要素。数据治理的框架 管理者视角-数据治理五域模型 管控域:制定数据治理组织,明确责、权、利,岗位编制及技能要求。治理域:明确数据治理的对象和目标。
2、数据标准与质量体系 数据标准是数据治理的基础,图8展示的是数据治理制度框架体系。数据质量管理贯穿数据生命周期,图9展示了数据质量框架体系。数据标准包括元数据标准、主数据标准、数据指标标准、数据分类标准、数据编码标准、数据集成标准等内容。
3、数据治理,这座复杂的塔基,构筑在坚实的五域模型之上:管控域如基石,稳固组织结构;治理域指明航向,设定清晰目标;技术域则是引擎,驱动工具选择;过程域则是脉络,遵循方法论的指引;而数据的真正价值,价值域赋予其生命,通过数据价值的实现来衡量治理的成效。
4、数据安全体系构建:建立全面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数据质量管理实践:实施数据质量监控和管理措施,包括数据质量评估、问题追踪和改进等,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数据治理操作指南如下:数据治理体系概述 目标:确保数据建设过程在合理高效的监管体系下运行,提供高质量、安全、流程可追溯的业务数据。数据治理核心内容 数据质量管理:依据行业标准评估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及时性,确保数据质量。
6、数据治理操作指南主要包括以下核心环节和实施步骤:核心环节 数据质量:完整性:确保数据记录无缺失。准确性:数据内容真实无误。一致性:相同数据在不同来源或系统中保持一致。及时性:数据更新及时,反映最新状态。元数据管理:定义与分类:明确元数据的内容和分类。
人工智能应用监管何去从?
1、提高监管效率:监管科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显著提高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市场状况,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和违规行为,缩短了监管周期,提升了响应速度。
2、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监管。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或部门,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服务的审查和监管,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和机构进行限制或处罚。 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
3、这些互联网服务平台应该把数字权力移交给官方,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随着AI巡检以及商家经营风险感知等服务的推出,可以得知,智慧监管系统已经在完善的路上,只有获得有利监管,平台才能更好发展,才能逐渐成为一个有序,讲法律的平台,才能够与用户和谐相处。
4、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其监管的讨论日益升温。自从openai的ChatGPT取得成功后,人们对于这种强大的工具的潜在影响既充满期待又倍感忧虑。它既可以作为生产力工具,也可能带来潜在的游戏规则改变,但已经暴露出误用的风险,如生成错误信息和被用于恶意活动。
5、标准制定和认证认可:监管机构可以参与制定人工智能产品的相关标准,并建立认证认可机制,对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进行认证。这样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并为消费者提供可信赖的选择。